七情治神针《素问·阴阳印象大论》中指出“人有五脏化五气,以生喜怒忧恐”由此可见若是五脏精气、阴阳出现虚实变化及功能紊乱,气血运行失调,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。
另一方面,外在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,情志过激或持续不减,又可导致脏腑精气、阴阳的功能失调。气血运行失调,如大喜大惊伤心,大怒郁怒伤肝,过度思虑伤脾,过度恐惧伤肾等。因此太上元针则有了针对性的七情治神针。
心肾治神针五脏配属五行,心属火,肾属水。心居于上焦,为五脏六腑之大主,主明则下安,主不明,则十二宫危,故心气当下通于肾,即心火下交于肾,以之助肾阳和肾阴。指肾水不寒,维持肾阴肾阳的平衡协调。肾居于下焦,藏精主水,故曰水脏,肾水当上济于心火,即肾水上承于心,使心火不亢。心火与肾水上下交通,水火互济的关系,被称之为“水火既济”“心肾相交”。心藏神,肾藏精,脑为髓海,称“元神之府”。
所以太上元针推出“心肾治神针”专门针对“心肾不交,水亏火旺”症,太上元针高级班学员在临床每日必扎!可见其效果之好!范围之广泛!
先天四神针中医所谓的先天之本,指的便是肾中所藏之原阳,即我们日常所说的命门之火。命门之火为人身原始生命的启始之火,如果一个人或一个生命体的真阳命门之火不足,就会导致其后续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其他内脏功能的动能不足。
先天四神针便能重新激活人的先天之本,从而达到命门之火旺,治神的目的!
后天四神针类比先天,后天脾胃也是一个生命体正常生存的根本。如果一个人的后天脾胃不足,必然会间接影响先天的阳气不足,从而造成命门火衰。
正如内经所说:“无先天而后天不立,无后天先天也不生”。所以太上元针“后天四神针”专重脾胃,人日饮食水谷入脾胃,化生精血,长养神气,以助先后天二气,二气皆旺,互赖互生也。
乾坤定元针“乾坤定元!乾坤定元!乾坤定元!”重要的针法说三遍,这一套针法可谓是老少皆宜,男女必备。
是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,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反应点,用0.16×13的针具对相应穴位进行轻微的刺激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,此针法适用于全年龄段的患者。
以先天养后天,壮大脾胃,调气,治神。对于六脉皆弱,少气懒言,四肢倦怠,易困乏,易感冒,失眠,高血压,高血糖,男妇科,偏瘫,脑中风及精神类疾病等,都有很好的治疗和改善作用。可配合所有的针法体系,同时使用!帮助其他的针法能起到更好的作用!